【月經】五種異常「血色」看健康 子宮肌瘤的前兆的血色

每月「M到」就如例行公事關心一下經期長短、飲食就算數?其實經血顏色、形態、早到、遲到、流量多了或少了都在反映健康狀況,甚至可能是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的徵兆。因此當月經來時,應該仔細觀察當中的變化,如果經血長期都是處於異常的顏色與黏度,應馬上就醫進行婦產科檢查。
月經的顏色反映各種健康
1. 鮮紅色
通常是月經初期子宮內膜脫落速度快、排出順利,經血便會呈鮮紅色。若經血質地濃稠、容易腰酸膝背痛,表示腎虛、有虛火,如下半身經常冰冷,會容易宮寒,或會子宮正常運作。
2. 淺粉紅色,經量稀少
一般是月經第一天的狀態,亦可能是體內雌激素水平過低或是氣血不足所致,表示身體虛弱,容易乏力、覺得疲倦。
3. 深啡紅色
一般是經期臨近完結的狀態或「老舊經血」在子宮太久!若經血質地濃稠並呈啡紅色代表火旺、熱氣、上火,會有口乾舌燥的症狀,亦可能是宮寒問題。
4. 橙、綠、灰色及有異味
反映私處有感染問題及發炎情況,如性感染疾病等問題,私處都會出現難聞氣味以及嚴重的疼痛。
5. 有豆腐渣狀分泌物
典型念珠菌感染的症狀,這與性行為無關,即使未曾性行為的女生亦有可能感染。
此外,如經血出現凝結的血塊,這是屬於雌激素太高、孕激素比較低的現象;若血塊又多又大,意味着可能是荷爾蒙失衡的狀況,或罹患子宮肌瘤前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