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橋 】冠狀動脈血管生錯位     做劇烈運動隨時猝死?

身體一向健康的人,如果做劇烈運動時突然感到胸悶、心悸甚至胸痛,就很有可能是患上 心肌橋 。 心肌橋 一種先天性冠狀動脈血管畸形,很多患者無明顯症狀,難以察覺,不過重度患者可能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併發症,最危險的是,症狀往往發生得很突然,甚至有機會導致猝死。

甚麼是 心肌橋?

冠狀動脈即是為心臟供應血液的血管,正常是長在心臟的表面,相反有一段冠狀動脈天生長在心肌肌肉層內,這段血管便稱為 心肌橋 心肌橋 發生率約5-12% 患者的心臟在收縮過程中,血管會受到心肌壓迫而變狹窄,影響血流供應,嚴重時甚至造成心肌缺氧,引致不適。

心肌橋 comehealthy

患者症狀不一

每個患者 心肌橋 的位置、長度和壓迫的嚴重度都不一樣,有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,常見的包括心悸、胸悶、心絞痛、呼吸困難、頭暈目眩等。患者長在心肌內的冠狀動脈淺而短,多數無任何明顯不適;但若長得較深及較長,又或是因為後天因素造成心臟的肌肉越來越厚,即心肌肥厚,當心肌收縮時,導致 心肌橋 越壓越扁,影響的血流亦會更多,胸口悶痛的現象也跟着越來越明顯,嚴重可致心肌缺血、心絞痛、心律不正等。

杜汶澤證實患 心肌橋

最近積極運動健身,打算參加健美比賽的杜汶澤,在個人社交平台提到感覺身體不適,出現心律不正、胸悶,於是到醫院檢查,結果驗出患有先天性 心肌橋 ,他指以自己健康為先,不能再做劇烈運動,忍痛放棄參加健美比賽,以後運動亦只能量力而為,並需要長期服藥。

治療方法

其實很多 心肌橋 患者與杜汶澤一樣,到中年時做各樣身體檢查,又或者做劇烈運動後胸悶不適求醫時,才發現自己患有先天性 心肌橋 。這個病症沒有完完根治的方法,雖然可做心導管手術於心肌橋放置支架,改善血管壓迫情形,又或是做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但 心肌橋 患者一般情況都較輕微,跟醫生指示長期服藥已可有效控制病情。

分享在 facebook
分享在 twitter
分享在 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