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脫髮】禿頭宿命基因遺傳自母親?六大常見脫髮成因及預防方法

常見脫髮成因及預防方法

「老豆頭髮咁濃密,禿頭幾時輪到我!」這樣想就錯了,男人總是盯着父親的頭髮來預測自己有沒脫髮可能,覺得如果父親有頭髮問題,生怕自己「他朝君體也相同」。其實雄激素過高所引起的脫髮,遺傳基因很可能來自母親,立即留意母系一方親屬的頭髮,這很可能是你以後禿頭與否的趨勢。

以前總是覺得「事不關己」的脫髮問題,人到中年髮線逐漸向後移,想不到濃密的頭髮開始出現明顯的縫隙,面積還有擴大的跡象,這豈不是男人最痛的「地中海」!相比女人,男人的確更容易受到脫髮的困擾,但其實脫髮遺傳基因卻很可能來自母親,立即了解以下六大常見脫髮成因與建議:

1. 缺乏蛋白質

頭髮的生長依靠蛋白質,如果飲食中攝取的垃圾食品過多、糖、鹽、油超標,只吃全素,都可能導致蛋白質缺乏,進而造成頭髮稀少。

建議:注意良好健康飲食習慣,餐飲定時,不暴飲暴食或過度減肥節食,平時注意鐵質的汲收,因為缺鐵和過度減肥的人也有脫髮的可能。

2. 遺傳

明明街上見到男士脫髮比女人多?其實因為男性脫髮遺傳是顯性遺傳,而女性脫髮遺傳是隱性遺傳,而當雄激素過高所引起的脫髮,遺傳基因很可能是來自母親!換句話說,不能片面地根據父母頭髮狀況來預測,只能說父母或者其中一方脫髮,後代脫髮的可能性就會增加。根據孟德爾遺傳定律得出以下四種結果:

1、父親不脫髮,母親不脫髮:
兒子脫髮機率<25%;女兒不脫髮

2、父親脫髮,母親不脫髮
兒子脫髮機率大約在70%以上;女兒脫髮機率大約只有15%(只取近似值)

3、父親不脫髮,母親脫髮
兒子脫髮機率高;女兒脫髮機率0%

4、父親脫髮、母親也脫髮
兒子脫髮機率依然是;女兒脫髮機率75%左右

建議:遺傳性脫髮是由基因決定,即使你認為你的脫髮問題已經被醫好了,但基因是不改變的,依舊會遺傳給下一代。一般來說,脫髮的遺傳70%來自母親,30%來自父親。

3. 過度整髮、漂染

整頭髮時對髮根和毛囊都是巨大考驗,尤其是已經受損了的頭皮,若使用含有有害化學物的染髮劑、高溫燙髮鉗、風筒,無疑是在損耗着頭髮的健康。

建議:在追求髮型之時,平衡頭髮的承受力和可持續性,儘量減少整頭的次數,選用純天然的染髮產品。

4. 洗護太勤

凡事過猶不及,洗頭亦都一樣,頭皮上有一層天然油脂,幫助頭髮保持健康、穩固,幾多天洗幾多次頭並沒有標準答案,實在是因人而異,但若洗頭不當,經常使用劣質、刺激性強的洗頭水,或者使用過量的洗髮用品,都會導致頭髮乾枯、脆弱和容易掉落。

建議:紐約髮學專家Elizabeth Cunnane Phillips表示,頭皮與面部皮膚一樣幼嫩,同樣需要補濕和滋潤,洗頭次數應按照個人髮質而定,油性髮質可天天洗頭,以處理頭髮的分泌,其他髮質人士可考慮隔天洗一次,頭皮問題和脫髮有直接的相關性,長時間不洗頭或是脫髮危機的序幕。

5. 壓力

長期的巨大壓力會干擾人體激素平衡,最終體現在不斷掉落的頭髮上而形成壓力性脫髮,頭髮會在整個頭上變得稀疏,與一般遺傳性的頭頂脫髮不同。這類脱髮引伸的情緒壓力亦可能令情況更趨惡化。過高的皮質醇 (cortisol) 水平可導致發炎、氧化壓力和打亂荷爾蒙的正常運作,繼而影響頭髮生長,而壓力源亦可引發細菌、真菌或乾燥發癢等頭皮問題。

建議:通過減壓和管理可得到改善,如做一些減少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(Cortisol)及腎上腺素(Adrenaline)的運動,一些高效的減壓運動包括慢跑、游泳、瑜伽、普拉提、太極拳和跳舞。另外,頭部按摩可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,靜觀練習有助身體恢復平靜和放鬆的狀態。

6. 疾病

有些疾病和治療會導致甩頭髮、頭髮變稀疏,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糖尿病、紅斑狼瘡、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,此外,皮膚病如感染癬菌也會破壞毛囊機能,而懷孕、分娩或更年期,內分泌的轉變都會影響毛髮生長。至於常用於治療癌症的化療和放射治療都會導致脫髮,但會隨着治療的結束而逐漸改善。

建議:中醫有一句話:「髮為腎之華,髮為血之餘」,意思即是頭髮健康與腎氣、肝血兩條經脈最為相關,腎氣足,頭髮自然烏黑亮麗有韌性,但其實五臟六腑是會互相影響,僅著眼於調理單一部位並無助改善整體問題,五臟(即肺、肝、腎、心、脾)都需要細心呵護。建議適時減壓,定期按摩頭部,保持五臟健康。另外,開始有脫髮跡象,建議儘快處理,避免進一步惡化。

分享在 facebook
分享在 twitter
分享在 linkedin